《千字文》里的“容正若思,言辞安定。”你是怎么理解它的?请你结合实际谈一谈。

《千字文》里的“容正若思,言辞安定。”你是怎么理解它的?请你结合实际谈一谈。

第1个回答  2017-12-28
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这两句话出自《礼记•曲礼》。《礼记》上有“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的语句。俨是恭敬、庄重。容貌恭敬庄严,举止沉静安详就是“容止若思”。
“容”指人的容貌仪表;“若思”是若有所思。人的容貌恭敬庄严,举止沉静安详、从容不迫就是“容止若思”。
“言辞安定”是说言语措辞要安定沉稳,要有定力。
古人教导我们,君子应该是“修己以敬,安之以人”。内心敬才能重,重了才能定。内有定,外表的仪容举止才有安。“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的根本在于“敬”,当内心有了对人对事的“诚敬”之意,外在才有“礼”的体现,才能在言行举止上表现出沉静安祥。所以“毋不敬”的后面才是“俨若思,安定辞”。
《千字文故事》:
谢安是东晋接触的政治家、军事家,素以从容不迫的风度著称。
公元383年七月,前秦皇帝苻坚亲率八十万大军准备南下灭晋。消息传来,都城建康一片恐慌。宰相谢安却镇定自若,派自己的弟弟谢石、侄子谢玄率军八万前去迎战。
由于谢安的周密部署,处于弱势的晋军接连取得胜利。十一月,秦晋两军在八公山附近的淝水一带布开阵势,遥相对峙。在瑟瑟的寒风中,苻坚登上城楼远望。当他看到晋军阵容严整,士气高昂时,一下子慌了神:八公山上的树林,也影影绰绰像是漫山遍野的晋军啊。
这时,谢玄向苻坚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晋军连这点作战忌讳都不懂呀。”苻坚想利用晋军渡河之际,杀他个措手不及,便爽快地答应了。
谁知,刚一撤退,就有人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秦军立刻乱作一团,自相践踏,纷纷逃命,连苻坚也中箭负伤。疲惫的秦军想休息一会儿,忽然又听到“呜呜”的风声和仙鹤凄厉的鸣叫声,还以为晋军追来了,吓得拔腿又跑。结果,秦军大败。
谢玄派人马不停蹄地将胜利的消息送到京城。当时,谢安正在府中与客人下棋。他拿过捷报阅毕,便漫不经心地放在一边,一点都没有露出喜悦之色,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照旧下棋。客人早就忍不住了,问:“前方战事怎么样啊?”谢安慢吞吞地说:“孩子们打了个打胜仗罢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