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线的简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1

《眼线》 是一部典型的梅尔维尔式电影。一部很少被提及的被低估了的佳作。
梅尔维尔在1947年以六百万法郎的低成本拍摄了《海之沉默》后成立了自己电影公司开始独立制作电影。梅尔维尔这种忽视法国影坛传统的制片方式备受瞩目,特别受到诗人谷克多的赏识,因而提供1700万法郎,请梅尔维尔执导自己的小说《可怕的孩子们》,结果大为轰动。因此梅尔维尔被誉为战后法国影坛最有才华的新人。
两部影片的成功,使得他的低成本独立制作摆脱了法国旧传统的束缚。并那些风靡一时的新浪潮导演特吕弗等视他为前辈。他的作者论立场和独立制片模式被广泛应用于新浪潮。吴宇森,昆汀-塔伦蒂诺都将梅尔维尔视为自己的精神偶像,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
1959年拍摄的《曼哈顿二人行》在商业上并不成功,这也迫使梅尔维尔转而从事更主流更商业的电影拍摄。1961年梅尔维尔改编了一部著名小说拍摄了由贝尔蒙多主演的《莱昂莫汉神父》,这部电影不仅取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重肯定,同时也奠定了梅尔维尔的权威地位。这也意味着他可以拍摄一些制作成本更高的电影了。《眼线》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梅尔维尔借此片表达了自己对美国电影和文化的崇拜。
《眼线》的剧情曲折,梅尔维尔将影片的悬念保留到了最后。影片的开场戏,一个穿着风衣的男人从黑暗中走出在甬道中穿行。随着他的步伐背景音乐中的节拍渐渐加强。导演在这里模糊了男人的身份,屏幕上打出的是贝尔蒙多的名字,而实际上他却是由塞吉-赫吉安尼扮演的莫里斯。这种身份的错位导演在影片中使用了很多次,包括最后的悲剧结局。随后镜头上摇,画面上出现了一片被栅栏隔离出的白色天空,由水平和竖直两组线条组成的画面象征着主角身处困境之中。而主角头戴礼帽,身穿风衣的形象很自然地让观众联想到美国电影中的黑帮人物。而实际上梅尔维尔也确实有藉本片向美国黑帮电影致敬的意味。
但《眼线》本身又被深深打上了法国出品的烙印。影片的音乐由法国音乐界的名人保罗-米斯拉基Paul Misraki作曲,雅克-鲁歇尔担任伴奏。《眼线》是根据1946年出版的小说《犯罪系列》改编而成,原小说对法国犯罪小说的创作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有影响了法国影评家对美国新电影的定义和评价。梅尔维尔在《眼线》中成功地综合了美国和法国不同的风格,毫无疑问是这部电影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无论是评论家还是普通影迷都给予影片正面的评价,评论和票房的双丰收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影片本身的质素。悲观和阴郁的基调始终萦绕弥漫在整部影片中,主人公在破碎镜子中的残缺影象发射出其破碎的人性。梅尔维尔努力把自己的电影置于一个典型犯罪的抽象空间内,影片开头那些具有强烈象征意味的拉近镜头和特写不仅凸显了人物性格,也把更多的悬念留给了后来。导演不断用环境和镜头的变化微妙细致地勾画出人物内心世界。
影片最后的高潮戏把观众带进了好莱坞式的惊险片模式中。在音乐的渲染下,主角表情阴郁而凝重。瓢泼大雨天色渐黑,以及戏剧性的音乐都表现角色内心的愤怒。在这个段落中导演用好莱坞传统的白光过渡方式对过往的之于观众而言是未知的情节做了交代。梅尔维尔非常喜欢使用那些传统的视觉技巧,当然这同时也是导演致敬的方式之一。和原小说复杂的结局相比,电影的结局更为简单。梅尔维尔在此强调了悲剧的色彩以及人物在悲剧之中的无助感。在这里梅尔维尔再次向自己喜欢的美国电影致敬。贝尔蒙多抚摩马的镜头和1950年约翰-休斯顿拍摄的《夜阑人未静》中斯特林-海登扮演的角色将死之时去抚摩自己的马的情节如出一辙。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暗示着《眼线》悲剧性的结局。
《眼线》将悲剧、神秘和电影技巧完美地综合,是一部无可争议的经典惊险片。梅尔维尔掀起了悲剧惊险片的热潮,很多情节都影响了后世很多同类型电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