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素质测评的能力素质测评测评的类型与方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0

在确定测评目标和测评要素之后,就要根据测评对象的素质特点和有关条件来选择适当的测评类型与方法。目前流行的方法有,素质图示法、问卷调查法、个导研究法、面谈法、经验总结法、多元分析法。这些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般步骤如下: 人的素质结构比较复杂,不同的素质要素与一定的测评方法有着某种匹配性。
表1 素质结构与测评方法对照表 素质结构 笔试 面试 考核 体检   政治素质 政治立场     √   政治理论水平 √ √ √     政策水平     √     品德素质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思想作风     √     勤奋精神     √     工作态度           知识素质 通用基础知识 √       专业知识 √ √       相关知识 √         能力素质 一般能力 √ √     特殊能力   √ √     专业能力 √ √ √ √   心理素质 个体心理特征   √     情感与意志   √       心理健康水平   √       身体素质 体质     √ √ 体态   √ √     绩效       √   注:“√”表示该测评方法能够测试的素质要素
上表是在测评中比较常见的素质结构与测评方法的对照表,而下表则是能本管理中,对人才资源能力素质测评的方法选择表。
表2 能力素质结构与测评方法对照表 素质结构 笔试 面试 考核 体检   德 能 道德修养能力 √   √   道德实践能力     √     道德影响能力     √     道德选择能力 √ √ √     道德创造能力 √   √     智 能 观察能力   √ √   记忆能力 √ √       思考能力 √ √       想象能力 √ √       判断能力 √ √ √     创新能力   √ √     技 能 一般技能 √ √     专业技能 √ √ √ √   特殊技能   √ √     体 能 生理机能     √ √ 心理机能   √ √     绩效       √   注:“√”表示该测评方法能够测试的素质要素 测评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成功的测评,不仅需要有周密的计划、科学的方法、精心的组织、严格的管理,而且要有融科学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测评命题。其中,命题是测评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测评信度和效度的决定性因素。科学的命题要求:
一是抽样应具有代表性。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虽然是可测的有限总体,如果测评能够对这个总体进行全面测查,其结果当然是最精确的。但是限于测评的时间与其他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总体进行全面测查,那么只有通过部分来了解总体,即“抽样”测量。样本的有效度或代表总体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所抽取样本的完全客观性和取样单位达到足够数量。样本越是随机抽取,并且数量越大,其结果越能客观地反映总体。因此,要提高测评质量,必须坚持试题抽样应具有代表性的命题原则。
二是难易适度。适宜的试题难度,能够客观地反映被试者的实际水平。试题的难易程度是影响测评效度的直接因素,过分难或过分易的试题,测评结果均不会呈正态分布。如果在测评中,所有的被试者全部得满分或全部得零分,其测评结果是没有实际参考价值的。在通常情况下,被试者的实际水平总是存在各种差异的,过难或过易的试题,都无法区分被试者的实际水平差别。所以,按照命题的客观标准和被试者的实际水平,合理确定试题难易程度,并且做到有适当的梯度,使不同水平的被试者能够得到客观的反映,保证测评的信度与效度。
三是表述简明。试题中对被试者提出作答要求的陈述语,要简单明确,文字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确保被试理解无误,回答准确。
四是相对独立。试题之间彼此独立,指各试题答案的独立性和唯一性,题与题之间,不能有暗示答案的线索。如果各题之间的答案相互重叠或交叉,在客观上对被试起到了暗示的作用,试题内容重叠得越多,测评结果的信度就越低。
五是与答案同步进行。命题与答案同步进行,是指在命题的同时一并将试题答案确定下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在评分时评分者对试题答案认识的差异性和主观随意性,也是为了避免因作答结果不同任意制定评分标准。
六是有利客观评分。试题应有利于客观评分,在命题当中,所命试题要有利于客观地反映被试者的真实水平和能力,在评分中减少或不受主观随意性因素影响。因此,在命题时要努力做到:尽量使用客观题,努力使答题标准集中而不致造成歧义,并且努力做到正确答案的唯一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