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泡水喝的功效

桑叶泡水喝的功效

第1个回答  2019-01-18
桑叶泡水喝的功效
  桑树是一种很常用的植物,其树叶不仅可以养蚕,还可以泡水喝,更可以做菜,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桑叶泡水喝的功效。
1、降低血糖
  所含的蜕皮甾酮对多种方法诱导的血糖升高均有降糖作用,可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糖元,但不改变正常的血糖。
2、美容作用美容作用
  桑叶具有良好的皮肤美容作用,尤其对痤疮、褐色斑有较好的疗效。可将鲜桑叶捣碎,敷在座疮上,半小时后洗去,能有效的调理痤疮。还可以调理黄褐斑的,用桑叶经水煮后,去除杂质,干燥后,可用来泡茶,对于黄褐斑可以起到一定的调理效果。
3、抗微生物作用
  桑叶煎剂在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和大肠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另外,还可杀灭钩端螺旋体。
4、清肝明目
  桑叶不仅可用于风热引起的目赤羞明,且可清肝火,对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可与菊花、决明子、车前子等配合应用。至于肝阴不足,眼目昏花,桑叶还可配滋养肝肾的女贞子、枸杞子、黑芝麻等同用。
5、清肺润燥
  用于肺热燥咳:该品苦寒清泄肺热,甘寒益阴,凉润肺燥,故可用于燥热伤肺、干咳少痰,轻者可配杏仁、沙参、贝母等同用,如桑杏汤;重者可配生石膏、麦冬、阿胶等同用。
6、降低血压
  桑叶中的芸香苷、槲皮素、槲皮苷能增加离体及在位蛙心的收缩力与输出量,并减少心率。芸香苷使蟾蜍下肢及兔耳血管收缩,槲皮素可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循环。丁酸、芸香苷、槲皮素有降血压的作用。
第2个回答  2016-03-06
桑叶的功效
1.降血糖:
桑叶具有抑制血糖上升的作用,其作用机理与桑叶中丰富的氨基酸、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及多种生理活性物质(生物碱和多糖)有关,其中主要功能物质是桑叶中的DNA能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从而抑制及延缓淀粉,食物分解为葡萄糖、果糖,明显抑制食后血糖上升。
2.抗菌: 体外试验表明,鲜桑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桑叶中的植物防御素有抗微生物的作用。
3.降血压: 降血压的主要功效成分是γ-氨基丁酸。
4.降血脂: 主要的功效成分是植物甾醇。
5.抗氧化、抗衰老:
这两种作用的主要功效成分是异黄酮化合物。据浙江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通过4年实验,证实桑叶具有类似人参的补益和抗衰老作用。人参属于热补,而桑叶属于清补,老幼均可使用,四季皆宜。
6.缓解更年期综合征: 桑叶具有稳定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可缓解老年人更年期情绪激动,性情乖戾。
7.美容
(1)治黄褐斑:
脸部褐色斑常使不少女性为之苦恼,可用桑叶治疗:取冬桑叶500g,隔水蒸煮消毒,去除杂物,干燥处理后备用。每日取15g,沸水浸泡当茶饮。1个月为一疗程,一般服用20天后即有明显疗效,斑块消退或色素变浅。治疗期间应多吃些豆制品,如豆腐、豆芽等。
(2)护肤:
用桑叶浴护肤,能使皮肤光洁。取经霜的干桑叶50~100g,放入锅中,加水煮10~15分钟后,倒入浴盆内晾凉后洗浴,护肤而不脱脂,是很好的健美浴方,皮肤粗糙的人可使皮肤尽快变得细嫩起来。若取冬桑叶适量,水煎15分钟后去渣取汁,再加热浓缩,藏入冰箱内备用。每天清晨洗脸时,于洗脸水中加入30ml冬桑叶煎液,可治疗面部雀斑、黧黑斑,使肌肤美白增色、光洁如玉。
(3)治痤疮:
痤疮是常见于青年人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进入青春发育期后,体内性激素分泌旺盛,促使皮脂腺分泌增多,导致皮脂淤积,堵塞毛囊口,容易形成痤疮。用桑叶煎剂治疗痤疮,每日取鲜桑叶50g,煎水分3次服,一般
15天可见效。若取鲜桑叶适量,捣烂后敷于痤疮处,每日30分钟,也有满意的效果。
(4)美发:
使头发乌黑、光泽、柔软。桑叶含有较丰富的铜,有防治毛发和皮肤白化的作用。取霜桑叶或鲜桑叶500g,除去梗叶,研末;另取黑芝麻250g,炒熟研末;二者加白糖调匀或制成大蜜丸,每日早晚各服20g,白开水送服。长期坚持可使白发转黑,面容红润,并能预防少白头发生。

(5)减肥:
坚持长期饮用桑叶茶,可明显减肥。桑叶的利水作用,不光可以促进排尿,还可使积在细胞中的多余水分排走,所以桑叶能够消肿。桑叶还可以将血液中过剩的中性脂肪和胆固醇排清,即清血功能。肥胖是腹部、脊背的脂肪细胞中贮存了过多的脂肪。当血液里的中性脂肪减少时,贮存的脂肪就会被释放出来,以热量的形式被消耗掉。这样反复下去,身体里的脂肪就会减少。因此减肥和改善高脂血病是相互关联的。另外,高脂血病人的血液粘度高,在毛细血管中的流动特别不畅通。毛细血管只有我们头发的1/100那么粗,所以当然容易堵塞。心肌梗塞和脑溢血都是毛细血管堵塞的结果。桑叶中含有强化毛细血管,降低血液粘度的黄酮类成分,所以在减肥、改善高脂血症的同时,又有预防心肌梗塞和脑溢血的作用。
8.通便、消肿:
在桑叶的作用下未被小肠吸收而输送到大肠内的糖质由肠内菌群作用,生成二氧化碳、氢气、丁酸、丙酸、醋酸、乳酸等有机酸,使肠内外环境酸性,抑制了有害细菌增殖,起到整肠效果,改善便秘,改善腹胀。桑叶还能去除体内多余水而改善水肿。
桑叶有一个特殊的功效,可能不被人熟悉,那就是止汗。《神农本草经》说:桑叶“气味苦甘寒,有小毒,主寒热出汗”。《本草纲目》云:“经霜桑叶,除寒热盗汗,末服。”《得配本草》:载,桑叶“甘,寒。入手足阳明经。清西方之燥,泻东方之实。去风热,利关节,疏肝,止汗。”可见,单用桑叶研末服用,可治出汗。《本草备要》不但有相类的记载,而且还记录有生动的病案:桑叶“末服止盗汗,严州有僧,每就枕,汗出遍身,比旦,衣被皆透,二十年不能疗。监寺教采带露桑叶,焙干为末,空心米饮下二钱,数日而愈。”
历代医家也有不少经验之谈。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名医朱丹溪常用桑叶治盗汗。他在《丹溪心法》一书中记载:“经霜桑叶研末,米饮服,止盗汗。”明末清初的名医傅青主,很擅长用桑叶止汗,还创制了不少以桑叶为主药的方剂,如止汗神丹、遏汗丸、止汗定神丹。”著名中医路志正在治疗盗汗、自汗时也常单用桑叶,多用9~15g水煎服或6~9g研末服。秦伯未先生亦喜用桑叶治头面出汗。可见桑叶止汗,确有渊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