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大鼓简介

民族大鼓简介

第1个回答  2016-05-11
管弦乐队中最大的鼓,直径近1米。由蒙上皮的木制框架构成。演奏时通常竖着放置,虽然可能有一面或两面鼓膜,但实际上只使用一面。大鼓由一个单鼓槌敲击,被称作大鼓槌,两面的头都可使用,头上包着羊毛或毡子。通常敲击时,是击鼓膜的中心与鼓边之间,击鼓的中心只是用于短促而快速的击奏(断奏)和特殊效果。尽管现代大鼓在交响乐队已广泛使用,但最初它只是和其他土耳其军乐队的打击乐器一起在18世纪晚期进入欧洲,19世纪中叶以前一般只用于模仿军乐队的音响效果。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5-11
鼓出现在原始时代。
自汉以来,鼓的形制多样,用途甚广,广泛流传。
鼓:在原始时代已有,叫做“土鼓”,鼓框可能由陶土制成。另有一种鼍鼓,相传黄帝在征伐蚩尤的涿鹿之战中,
曾九战不胜,后受元女之教,造“夔牛鼓”80面,一震500里,连震300O里,以鼓声大壮军威,终于擒杀了蚩尤。
夔与鼍古文相通,据记载,夔其状如牛,居于大泽,水陆两栖,每到雷雨季节便发出令人振憾的吼叫,
《山海经. 大荒东经》有:“雷泽有神,龙首人头,鼓其腹而熙。”夔被先民奉为雷神和音乐之神。
其实夔就是鳄鱼,鼍鼓就是用鳄鱼皮作膜面的鼓,1978年,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现一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鼍鼓实物,
距今4000多年,鼓腔用树干制作,外施彩绘,鳄鱼皮蒙面,高约一米,径一端0.4米,另一端0.5米,出土时蒙面已朽
,但鼓腔内仍可见散落的鳄鱼皮。
 自商代后,鼓有多种形制,1977年在湖北崇阳出土一件晚商至西周早期的铜制贲鼓,可能是仿牛皮制作,形如贲字,
鼓面条纹清晰,工艺精美。
1960年和1975年,在云南祥云大波那和楚雄万家坝出土了16件战国时期的铜鼓,这是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少数民
族铜鼓。
后来发展到鼓身下有鼓座,鼓身上有羽毛作为装饰,以动物皮革作为膜面,有代表性的实物如湖北江陵望山一号
楚墓的虎座鸟架鼓。曾侯乙墓也出土悬鼓。
在汉代兴起的鼓吹乐中,鼓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公元4世纪时,又有腰鼓、齐鼓、羯鼓、达卜等流行。
隋九部乐和唐十部乐中所用到的就有节鼓、檐鼓、都昙鼓、毛员鼓、答腊鼓、鸡娄鼓、连鼓和桴鼓等10余种,此时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鼓乐演奏者。
宋时在民间某些器乐合奏或供统治阶级享乐的教坊乐部中,鼓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又有铳鼓流行,
明清以来,随着戏曲及其他民间音乐的进一步繁荣,鼓类乐器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
 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是打击敌人、驱除猛兽的号角和武器,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古代常
把鼓作为一项最隆重的礼仪。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民族乐队、民间器乐合奏、各种戏剧、曲艺
、歌舞、喜庆集会和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