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特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26
1. 在所有制结构上,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实行单一的公有制。起初,私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但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到了1978年,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工业合计占工业总产值的100%,个体和私人工业企业已不存在。
2. 在资源配置上,工业化建设期间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尽管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早已显现,国家也尝试过几次改革以提高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但总体上并未突破集中计划经济的框架。
3. 在发展战略上,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战略导致工业化走向资本密集型发展道路,从而造成劳动力转移的滞后问题。
4. 在发展方式上,追求高速度和粗放式增长。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经济增长速度被片面强调,而忽视了经济效益。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依赖于高积累、高投入和高消耗。
5. 在工农与城乡关系上,工业化建设依赖工农产品剪刀差积累资金。尽管工业化是在经济落后和基础薄弱的情况下起步,所需资金主要还是依靠农业和农民提供。尽管工农业产值比例在1978年有所变化,城乡人口比例仍然保持在2:8,农业劳动生产率近30年几乎停滞。
6. 在国际关系上,由于特殊历史背景,工业化建设片面强调自力更生。改革开放前,尽管对外贸易有时发展较快,但总体水平并不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