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经》中观礼仪之邦——西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俗话说: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通过文学作品可以看出时代文化。“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大致发展历程,由此可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流文体。《诗经》便体现出周代的礼乐文化,大到国家祭祀,小到典礼宴饮。

    我认为《诗经》中体现西周王室礼仪可以分为祭祀和典礼宴饮两大类,从《诗经》中观礼仪之邦——西周,便是从这两类中观察与分析。

    祭祀诗中体现的周文化。 与西周之前的浓厚神权色彩相比,西周的神权色彩逐渐淡化,随之而来的礼乐制度逐渐建立。礼乐制度集中表现为祭祀,如《周颂》中的《载见》。《载见》是成王率领诸侯祭祀武王之诗,诸侯是周王巩固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既然成王要率领诸侯,那么诸侯便要来朝。诸侯来朝也是有缘由的,诸侯意在咨询典章制度,这便体现了西周的礼乐制度。第一句“载见辟王,曰求厥章”,表明诸侯载见的原因是“求厥章”。“龙旂阳阳,和铃央央。鞗革有鸧,休有烈光”一句描写了诸侯朝见成王路途中车上龙旗飘扬、铃铛响响、玉石发光的场景。龙旗与铃铛也体现了诸侯出行的规章制度,出行车上要挂龙旗,轼前衡上要挂铃铛,缰绳上缀以玉石。“衰见昭考,以孝以享”,成王率领诸侯至武王之庙,开始祭祀武王。诸侯朝见天子,就是西周礼仪的体现,《载见》便是周文化礼仪的体现。

   

典礼宴饮诗中体现的周文化。 典礼宴饮也是体现礼乐制度的一大类诗,就拿我们所熟悉的心《小雅》中的《鹿鸣》来说,这是君王宴饮群臣的场景,后世也常常在外交场合和宴请宾客时歌《鹿鸣》之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一句以鹿鸣呼朋食蒿,兴比君王宴饮群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筐”指盛币帛的竹器,表明君主赏赐臣子。“鼓瑟吹笙”体现君主用优美的音乐欢迎群臣,说明君主与群臣融洽的氛围。《鹿鸣》一诗中“瑟”“笙”“琴”等,我们可以知道西周乐器的种类,联想到西周王室有其专用的乐曲等等……《鹿鸣》也是周文化礼乐的体现。

    周文化决定《诗经》的艺术形态,《诗经》也反映了西周的礼仪制度,体现了周文化的封建等级秩序。所以,我们可以从《诗经》中窥探到一个礼仪之邦的西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