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2-05-21
誉王决定围攻九安山时说过这么一句过:当年父皇是怎么得到的这个皇位,我就能以同样的方式逼他下位。这个方式放在台面上说就是“清君侧”,私下里说那就是逼宫造反。
对于极好名誉的梁帝来说,逼宫无异于一个大逆不道之词,上位后的他如果戴着一个弑父登基的帽子,这会对掌控天下民心非常不利。所以按理说,梁帝当年登基的真实情况应该是非常保密的信息,为何到后来誉王也会知道了呢?
原因有二:
一,玲珑公主手书中有所提及;
二,林燮与言阙早已留下后手,将消息透漏给了一些可以信任的人。
而梅长苏又对此事的来龙去脉知道的一清二楚,所以第二点的原因可能更大一些。 下面就来大胆猜想一下林燮、言阙与梁帝萧选三人之间的恩怨情仇。
林、言、萧三人从小就是至交好友。虽然当年的萧选不是储君,但他心机深沉懂得拉拢人心,同时又是皇子,所以很容易就拉拢到自己的同窗伴读林燮。而言阙当年也是意气风发抱负远大,在梁帝道貌岸然的描绘自己治理天下的伟大宏图之后,他便也死心塌地的追随了萧选。
其次,言阙和林燮追随梁帝不仅仅是因为“志同道合”,三人之间更是有相互利用的谋划。林、言二人与梁帝不同,他们身上背负的是两个家族的兴衰。
林燮当年只是一个巡防营的管制,他只有追随萧选才有可能带着林府一飞冲天,建立赤焰军成为大梁的武将之首,光宗耀祖;
言阙出自言氏一族,言氏曾出过三任帝师,两任宰府,两朝皇后,在梁帝还未登基的时候就娶了言玥,也就是后来誉王的“母妃”。所以为了能保住家族在朝堂上的地位,言阙只能这么选。
这里大家可以猜测猜测,有没有可能梁帝深谋远虑早就看到了这条拉拢言家的捷径,所以才娶了言皇后呢?这也是为何后来宠冠六宫的是越贵妃和静妃,因为梁帝从来没有爱过言玥。
言归正传,林、言二人帮助梁帝登上了帝位,梁帝也实现诺言给了二人应有的荣誉和权利,他们三人心中虽然各有盘算,但目的都是好的,为了施展拳脚共同建立大梁盛世。剧中有句话说的很对,人一旦坐上了皇帝的位置,那他就不在是以前的他了。
梁帝看着日益繁荣的梁国心中很有成就感,不过这种成就感也伴随着猜疑和恐慌。林、言二人一文一武各为朝堂文武之首。林燮还好,因为大梁自建国以来就有武将不涉朝政的规定。他怕的是林言二人“狼狈为奸”,如果他们决定要反,那是梁帝倾尽全力也阻止不了的。
所以为了阻止林府与言府越走越近,梁帝抢走了言阙的爱人林乐瑶,让双方不能完成联姻。这么做也正好可以用宸妃林乐瑶的皇子,来制衡言皇后的儿子,可谓一举两得。如若不这么做,言玥的儿子凭着母家的强大实力和皇后儿子的身份,应该会早早就被群臣拥护立为储君了。
梁帝的目的达成了,言家的势力在他的制衡下逐渐达到了一个不能超越的水平线。可紧随而来的问题又出现了,言皇后的长子早期夭折,晋阳又嫁给了林燮,导致宸妃的儿子萧景禹逐渐成为了朝堂上文武百官马首是瞻的对象。
阻止了言家控制朝廷,却又放任了一个林家坐大,此时的梁帝可是一个头两个大。
这个时候,被梁帝欺骗过的滑族看到了机会,璇玑公主施展美人之计,俘获了夏江,同时夏江又碰巧听见萧景禹要撤掉玄镜司的建议,在美色攻心与为前途考虑的情况之下,夏江才谋划了这场赤焰冤死梅岭的案子。
至于夏江是和谁合作谋划的呢,相信大家都知道。林燮一倒,同样有着皇家莅阳长公主公主下嫁的谢府自然就会前途无量。所以这事谢玉非常乐得参与其中。
而有可能,梁帝也是谋划这场冤案的幕后最大黑手。
《琅琊榜》中,梅长苏第一次去拜访言候,他的一番话引发了言候一段长长的回忆里,透露出了两个信息。其中一个信息就是关于林燮、言阙与梁帝过往的交情,另外一个则隐约道出他们当年帮助梁帝逼宫的原因。
言候回忆道:“我和他(梁帝),还有林燮大哥,从小一起读书,一起习文练武,一起共平大梁危局。我们曾经发誓:共患难,同富贵。生死相随,永不相负。可是登上皇位,这个世界上就只剩下君臣二字了。”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以前他们三人的关系是十分要好的。但林燮和言阙为什么会跟梁帝这种生性多疑、为了杀子除将白白断送了7万赤焰军将士性命的人称兄道弟呢?
言候说的第二段话,慢慢透露出了真正原因:“誉王是所有皇子当中最像陛下的,他和当年没有登基的陛下是一样的。别看他现在一副贤德的样子,可是他内心一样狠毒,一样的寒石心肠。是此是彼,难分你我。”
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言阙对梁帝的评价。梁帝没登基之前,也是有着很多优点,看起来十分贤德。而林燮和言阙当年处世未深,没能看清楚梁帝真正的嘴脸。所以他们才会冒着生命危险帮助当时的梁王登上皇位。
梁帝为了自己的权位,听信奸臣夏江、谢玉等人的谗言,不惜背信弃义,自毁国家栋梁和根基,最终却落得个群臣离心、众叛亲离的下场。
《琅琊榜》中,梅长苏第一次去拜访言厥,引发了言候的一段回忆。这段长长的回忆里,透露出的是两个信息。第一个信息是言厥与梁帝过往的交情。
这些说的都是交情。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一起习武,共同修身平天下的情义,这样的情义实在远非寻常交情可比。
回忆中所透露的第二个信息是,那时的梁王,有着诸多的优点,这些优点更是林燮和言厥拼死护卫梁王登上帝位的原因。但是本剧中并没有把这些优点直接展示出来,而是通过一个人,也就是这个人在剧中所展示的全部优点,也就是当年梁帝的全部优点。言厥说,他们难分彼此。这个人,就是最像梁帝的誉王。
可见,誉王的种种好,再也得不到了解梁帝的人的忠诚和信任。他的种种好,都像是一个伏笔,而誉王登基后的嘴脸必然和现在的梁帝的冷漠无情一模一样。言厥,包括梅长苏都是这样想,所以无论誉王如何尊重梅长苏,善待梅长苏,梅长苏都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感动。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某一个人的天下。曾几何时,林燮,萧远,言阙,还是无话不谈的至交好友,时过境迁后,死的死,隐的隐,剩下的那个当了梁帝,变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当时的萧远还是一个寂寂无名的皇子,不受父皇重视,太子之位更是与他无缘。从皇家没感受到多少亲情的萧远,却在林燮与言阙那得到了慢慢的友情。
林燮虽是武将,可是他对于政事也甚为关心,当身为皇子的萧远向他描绘出一个海晏河清的天下时,林燮激动不已。他觉得这才是黎明百姓最想要的天下。
林燮并非热衷功名利禄之人,更不是争权夺利之徒,可是为了那个他都向往的天下,于是携手好友言阙,决定助萧远一臂之力。
一个是大梁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常胜将军,一个是单枪匹马,出使敌国,平息干戈的第一谋士,萧远何其有幸,能将这二人都收入囊中。
当时机成熟之日,林燮与言阙向皇帝逼宫,为的是让萧远上位,当然最后是成功了。
一向忠诚的林燮与言阙,为了他们心中那个理想的天下,这二人当了一次叛徒。他们背叛了老梁帝,不为明不为利,只为了情。
一种情是与萧远的友情。他们三个人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萧远想要什么,林燮与言阙十分清楚,既然是朋友,就是要为对方两肋插刀,这是义不容辞的事情。
所以林燮与言阙逼宫,也是赌上了全部的身家性命,成了,固然好,败了,灭九族,他们也认了。因为是好朋友,就得患难与共,他们无怨无悔。
还有一种就是对百姓的大爱之情。若是有一位仁德君主,能让万民能够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不再受战火的侵饶,那么他们愿意牺牲所有,来成全此人。
在林燮与言阙的心中,萧远就是这样的君主。可惜他们还是错了。当那个人坐上皇位,他就变得六亲不认,不知后来的林燮是否后悔?
言阙和林燮当时都不是小孩,有自己的判断,也有自己的治国理想, 他们将这些都寄托在萧选身上, 从他们选择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他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是逃不开的,也因此,他们只能随着大的潮流局势走,扶持梁帝上位了。
咱们先看看梅长苏对梁帝上位的两次描述和誉王对梁帝帝位获取方式的描述是怎么说的。
梅长苏第一次提到,是在九安山殊死一战的回程上,他是这样说的:
第二次提到,是在全部人在梁帝的生日宴上联合申请重审赤焰逆案的时候说的:
而誉王又是怎么描述的呢?
虽说这些话不多,但却给了我们极其重要的讯息。
第一,梁帝当年的帝位,是透过造反得来的 ,而且是梁帝主动发起的进攻,而他所借助的力量,自然是当时在京城赫赫有名的言家和尚无太大名气的林家,以及滑族军队。
也就是说,这场造反, 借用的不仅仅有内部的力量,还有外部的力量 ,而这名不正言不顺,甚至,这样的上位力量,会成为他上位以后的巨大阻力。
第二,他们的话,也将当年的夺嫡之争局势紧张的局面说了出来,尤其是梁帝萧选曾经遭人陷害,屠刀悬颈,而三年后,也就是景运二十九年,五王之乱,他发起了攻击,而当时,率先逼宫的人,也未必就是萧选,不过,不论怎么样,萧选占据主动方也是事实,这足以说明, 当时多个皇子混战,而萧选不过是有了滑族军队的先机和言家,林家的支持,因而成功上位 ,但想必,当时的京城豪门贵族,也是经过了一番血洗的。
林燮和言阙,以及萧选三个人是一起长大的,言阙林燮更是萧选的同窗伴读,之后三个人因为感情甚笃,直接结拜成为兄弟。须知, 结拜也许只是他们三个人的简单举动,可在外人眼里,这就是两个大家族和一个皇子的联合 ,在五王夺嫡乱战中,这其实就是他们站队萧选的表现。
当时的言氏家族,代表的可是当朝文臣这一边的,而林燮也许能代表武将,也许不能。
随后,大概也是为了巩固自己阵营的力量,萧选和言家的女儿,刚成年的言玥联姻。皇子的婚姻,本来就没有太大的自主权,也不知道是当时老皇帝的嘱意,还是萧选自己的算计,总之,他顺利迎娶了时年16岁的言玥,一时之间,言家跟萧选也就彻底绑定到一起了。
林燮也一样,同窗伴读,结拜为兄弟,在萧选被陷害之后,拼死找回证据救下萧选,这一切在外人看来,都是林燮所代表的林家坚定地站在萧选一方的表现。
在五王夺嫡混战中,既然阵营已经站定了,那么不管萧选这个上位者会怎么做,他们都已经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相当于是因为这些, 让他们必须扶持萧选,否则就是死。
扶持萧选,协助萧选成功,他们的家族荣耀会更上一层楼,而他们想要理想国度,才更有实现的机会。
言阙说过: 誉王是所有皇子当中,最像陛下的,他和当年没有登基的陛下是一样的,别看他现在一副贤德的样子,可是他的内心,一样的狠毒,一样的寒石心肠。
这也就是说,梁帝萧选在登基之前,也是一副贤德的样子的,只是后面变了,又或者说,是后面才暴露出了自己的本性了。
言阙和林燮当年也不过年少,早早地就跟萧选捆绑到了一起,他们没有足够的 社会 阅历去判断一个人的心性,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又或者,萧选原本就是这样的贤德之人,只是后面的夺嫡乱战,慢慢地把他那一点美好的初心侵蚀了,让他的内心变的黑暗,变得满身算计。
而在这之前, 他们的治国理念,他们的为国为民之心,只怕是一样的,毕竟,这几个人是一起习文练武,一起长大,一起探讨治国理念,一起研究治世谋略。
三个人能凑到一块,当然有观念相称的理由的,只是登上帝位后,也许也就变了,在临近结局的时候,梁帝自己也说了,登上了帝位,是会变的,这是不是也说明,他是在后面才变的,原本他也不是这样的人?
尤其是,梁帝曾经很明确地告诉梅长苏, 林燮想要的那个天下,没人给的了他,朕给不了,祁王也给不了,可以想见,林燮和言阙所憧憬的天下,多么理想化而不现实。
当年的五王之乱,说到底萧选也只是其中一王,他们逼宫,到底是谁先开始的,谁也不知道,萧选在上位时的功过,很难去衡量,但可以确定的是, 他们在萧选身上看到了可能实现的希望,所以他们拼了命地保证萧选的上位,既是为了家族,更是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个梦。
人物介绍:
1、 梅长苏(胡歌饰) 本远在江湖,却名动帝辇。作为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的首领,梅长苏“梅郎”之名响誉江湖。然而,有着江湖至尊地位的梅长苏,却是一个病弱青年、弱不禁风的少年。
2、 霓凰郡主(刘涛饰) 不光是武功高强,而且她手中更是握着大梁南边的十万铁骑。这个郡主虽然是一个女儿身,但是却是让整个大梁都是十分的忌惮。
由胡歌等人主演的大型古装电视剧《琅琊榜》,应该是近些年里最好的古装剧之一了。在这部作品中,无论是演员们的演技,还是复杂剧情的设定,以及服装背景的布置,都堪称一流水准,是一部不可多得良心作品。
而在这部作品中,其主要剧情的发展,就是讲述忠臣林燮之子林殊,为了替父报仇替战友鸣冤,而化身“梅长苏”重返帝都,搅弄朝堂风云的故事。而在这个故事中,被人称为忠臣贤良的林燮和言阙,当初为何会帮梁帝做出“逼宫”的事情呢?
其实关于这件事情,无非是因为三个原因:
第一,人的忠诚是有指向性的,林燮和言阙的忠诚既是如此。他们自幼和梁帝一起长大,既是君臣关系,也是好朋友关系,所以说他们俩的忠诚,也只是针对于梁帝的。既然梁帝要去逼宫,他们作为臣子兼好朋友,没理由不去帮梁帝。更何况梁帝逼宫也是形势所逼,如果他们不出手,别人也会对他们下手,他们只能同心协力一起动手了。
第二,政治斗争的形式所逼,梁帝身为皇子,又身陷皇权夺嫡之中,林燮和言阙是他这个派系的成员,并且还是他的左膀右臂,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们如果不帮助梁帝去参与逼宫的事情,一旦被对手登上皇位,那么他们要接受的结果,不仅仅是受到朝堂的排挤,甚至可能是家破人亡。
第三,为了个人的前途与抱负,林燮和言阙都是骄阳一般的人物,并且又身在朝堂之上,谁还不想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更高一点呢。虽然夺嫡之路艰险万分,但高风险同时也伴随着高回报,只要他们夺嫡成功,那前途将是一片光明。像林燮和言阙那样有大才的人物,怎么会怯怕危险的存在,就怕没这个冒险的机会。
林燮和言阙帮助梁帝逼宫上位成功,他们也顺势成为了梁帝身边最受器重的臣子,本来是一副君臣和睦的场面,只是随着梁帝坐上了高高的帝位之后,他内心的多疑之症越发的严重,才有了后面的“赤焰冤案”,以及言阙远离庙堂的事情。再怎么好的朋友关系,在君臣面前,在那把椅子面前,都是显得那么的不堪一击。
他们原本孝忠就是梁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