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损的形式主要有哪几种其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5-27

磨损的形式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如下:

一、磨损的形式的产生机理

1、磨粒磨损是因为颗粒物或异物的侵蚀导致表面磨损。

2、粘着磨损是滑动摩擦时摩擦副接触面局部发生金属粘着,在随后相对滑动中粘着处被破坏导致的磨损。

3、冲蚀磨损是指材料受到小而松散的流动粒子冲击时表面出现破坏的一类磨损现象。

4、疲劳磨损则是由于重复载荷作用下在局部产生裂纹,演化为微小裂纹并终将导致磨损。

5、腐蚀磨损则是由于金属结构的腐蚀作用在表面产生树突或孔洞而导致磨损。

6、微动磨损是指在相互压紧的金属表面间由于小振幅振动而产生的一种复合型式的磨损。

二、影响磨损的主要因素

1、磨料的特性

磨料的硬度,粒度和形状对磨损有重大影响。实验表明,磨削硬度越高,磨损越大;假如磨料颗粒的尺度一般为20至200μm,则资料的磨损率会跟着磨损尺度的添加而添加,但是跟着磨削尺度添加至必定的临界值,资料的磨损率实际上坚持不变。

改变或改变非常缓慢;在相同条件下,多角度磨粒的磨损是圆形球形磨粒的四倍。相对而言,磨粒的形状对硬质资料影响较大,而对脆性资料影响较小。

2、靶材的性质

靶材的硬度,耐性和弹性模量是确认资料是否耐磨的决定性因素。一般,靶材的硬度越高,耐性越好,弹性模量越高,材料的性能越好。但是,靶材的硬度,耐性和弹性模量是否适合特定的工作条件并不彻底取决于靶材本身,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环境的改变,外部环境也是汽油和汽油的中心。抗磨。

塑料材料和脆性材料在腐蚀性能上的显着差异取决于它们的腐蚀机理。对于比如金属之类的耐性材料,微切割是腐蚀的主要机理。用于陶瓷等脆性材料的裂纹扩展和穿插脆性断裂这是腐蚀的主要机理。

3、入射速度

实验表明,速度对磨损的影响程度很大,磨损量与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

4、入射角

入射角是指靶材表面和入射粒子运动轨迹之间的夹角,当入射角度很低时,入射粒子在垂直材料表面方向上的动能分量不足以造成材料的严重破坏时,脆性材料体现出高硬度的优越性来,呈现出比韧性材料更低的冲蚀率。

这也是为什么弯头、三通、异径管、分配器等管道比直管磨损更严重的原因,在用管道输送物料的系统中,弯头处的冲蚀磨损比直管部分的磨损大约严重50倍。入射角的影响与靶材类型有关,塑性材料在20°-30°角冲击时,破坏很大。而脆性材料在垂直冲击时破坏很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