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2《被拒绝的勇气》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9
《被讨厌的勇气》(岸见一郎)
第一章:幸福VS×××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付出努力,也不一定会获得成功。成功和幸福并不对等,幸福关乎存在,而成功关乎过程,哪怕被成功所拒绝,我们也有获得幸福的资格。
(一)幸福VS幸福感
假设现在你觉得自己不幸福,那是因为你知道什么是幸福。正因为你明白什么是幸福,所以才知道现在自己不幸福。或者,更进一步说,你曾有过幸福的经验,又或者你现在其实很幸福,只是自己没有察觉到而已。
三木清说过幸福感与幸福不同。比如,使用了药物或者喝了酒以后处于酩酊状态,心情变得十分畅快,这不是幸福而是幸福感。进而言之,有别于幸福感的幸福是一种极为理性的东西,因而我们必须理性地去判断如何才能幸福,而不是光凭一时的意气与兴奋就做出选择。

(二)幸福VS成功
“当成功成为人们的主要问题时,幸福就已经不再受人们关注了。”(《人生论笔记》)
当人们都以为成功就是幸福时,就没有人会去思考“何谓幸福”“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了。
“自从人们把成功与幸福,以及不成功与不幸福等同看待以来,就再也不能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了。”
要说两者有何不同,首先幸福对于每个人而言是独创的,属于质的范畴。而成功则是普遍的,属于量的范畴。三木清认为,成功与进步一样,是直线向上的,同时他还指出幸福本来就没有进步这一元素。幸福是一种存在,并非过程。意思是我们此时此刻在此地活着就是幸福,就是说不一定要为了幸福去成就什么。

(三)‘存在’幸福VS‘变得’幸福
人不是因为经历了一些什么才会得到幸福的。相反,也不是因为经历了什么事情就不幸了。有关幸福,是不能使用“变得”一词的。也就是说,我们不是“变得”幸福,而是“就有”幸福。
人在当下的瞬间就能感到幸福。意思并不是说之前不幸福,而是我们实际上已经“有”幸福了,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因此,从意识到幸福存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变得”幸福了。若是你明白这一点,即使什么也没有完成,便可以说你瞬间得到了幸福。认为达到了目标就会幸福的人,当他完成了某个目标,在完成此目标的同时又会制定出新的目标。
幸福关乎存在,成功关乎过程,若对于这两者的不同再做一点补充,那就是“成功是幸福的手段”。由于许多人认为“成功就必然能幸福”,对这些人来说,成功并不只是幸福的手段。

(四)人生的意义
所谓“不错的工作”和“深爱的家人”不是你人生成功的证明。
现在的人生究竟是否值得继续?人生的意义究竟为何? 对于这样的问题,越是想真诚地生活下去,你就越是不能回避。
既然人终有一死,为何又一定得活着?”即便如此,也不是说没有答案就无法活下去了,而是没有答案也必须活下去。与其说绝望和失望“定期”袭来,不如说是你自己招来的,绝望来时是有一定模式的。空虚之所以会袭来,是因为你当时没能集中思想。娱乐也好工作也罢,都一样。包括对于死亡的问题在内,都是你因为未知的事情而不安。若是你思想集中的话,就不会去考虑未来的事情了。
阿德勒说过:“人生虽然有限,但漫长得足够你去好好地活。”
“不存在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是你自己赋予的。”阿德勒并不是说人生毫无意义,而是说没有一个适合于任何人的普遍的人生意义。
我们不是因为成就了什么而变得幸福,也不是因为失去了什么而变得不幸。如果你明白你现在这样子就已经幸福了,那么你就不用害怕会失去这些,也无须通过买醉来消除你所说的恐惧和不安了。
别人要模仿的是你的“成功”,不是你的“幸福”。那只是“量”的成功。很多时候,成功会被看作幸福。若是你成功了,别人看到了就会想要模仿,或是嫉妒你。另外,幸福属于“质”的东西,别人既不可能模仿,也不能够嫉妒。一家团圆就是幸福的一个例子。不是跟别人,而是跟自己的孩子、丈夫一起吃饭,说说笑笑,即便不是去高级饭店用餐,共享在一起的时间,就是幸福。你能做的就是,去追求你妹妹不能够模仿的质的幸福。

(五)幸福VS挫折
当我们设想未知的将来时,人人都会感到不安。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种不安而把每天的生活弄得死气沉沉。我们静下来想一想,如何才能改变“对事物的看法”?
①第一,痛才是成长。
②其二,不要为将来的事情担忧。哪怕是明天的事情,不到明天就不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既然如此,明天的事情就到明天再考虑,我们过好今天就已经很好了。
阿德勒有一个理论,叫“外部因果律”,意思是,将原本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存在着重大的因果关系。
自卑的人很难找到爱情。
目睹母亲的样子,我每天认真思考着,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病成这样依然必须活下去,这样的人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在思考的过程中我领悟到,名誉和野心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对我来说,所谓成功没有什么意义。成功是很普通的东西,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进行仿效。我的目标不是成功,而是幸福。幸福不是谁都可以仿效的。幸福不是普遍意义上的概念,归根到底是很“个人化”的东西,不是其他哪个人的,而是自己独有的。
我的目的是想谈论其他人无法仿效的幸福。即使把我个人的体验普遍化了,也没有多大意义,而且我未曾以成功为主线来看待自己的人生,所以相对而言,对“挫折”或“失败”之类的概念没有太在意。或许我只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为了幸福,所谓的“挫折”是绝对必须的。人只要活着,就会感到痛苦,也会产生挫折感,这就像鸟儿在天空中飞翔必须有空气阻力一样。鸟儿在真空中是飞不起来的。正因空气中有阻力,所以鸟儿的翅膀才有可能抓住气流,鸟儿才能飞向天空。如此想来,或许任何挫折都可以成为获得幸福的机遇。

第二章:自己决定,自己的价值

(一)成为大人的三个条件
成熟是指:自己的课题自己做决定,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自己的选择自己接受。自己的价值,也要由自己来诠释。哪怕被指责、被否定、被世俗的规则抛弃。
要想成为大人有三个条件:
①成人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你能够对非得自己决定不可的事情做决定。倘若要对“课题”这个概念下个定义,那就是当我们考虑某件事情的最终结局将落在谁的头上,或者说,谁必须担负起某件事情的最终责任的时候,就知道这件事情究竟是谁的课题了。人际关系中的纷争,都是因为你入侵他人的领域,或者是自己的领域被他人入侵而引起的。
②成为大人的第二个条件,是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价值。
阿德勒说过,“人只有在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能获得勇气”。如果你觉得自己有价值,就会爱自己。自信满满的人,也会更爱自己。自我价值感低的人、自卑的人,是得不到幸福的。幸福的必要条件,是认可自己,爱自己。
要有直面结果的勇气=直面课题的勇气+进入人际关系的勇气。
其一,是直面课题的勇气。
其二,是要有进入人际关系的勇气。为什么说走进人际关系需要勇气呢?因为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摩擦。但我们换个角度来考虑,活着的喜悦和幸福,只有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才能够获得。多数陷入自卑的年轻人都会有这样一个不合理的信念:“我自己都不喜欢自己,别人有什么理由会喜欢我呢?”因为钻了这样的牛角尖,所以即使遇上了喜欢的人,也不愿去表白。对于这样的人,必须想办法找到自我价值感。
要想获得进入人际关系的勇气,进而拥有直面自身课题的勇气,就必须认识到自己是有价值的。而自我价值感的核心在于,只有自己才能找到自身的价值。我们不需要由他人来确定我们的价值。不管他人是怎么看待你的、评价你的,你都能够认识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别人的评价≠你的自身价值。你必须明白,你的价值并不会因为那句话就提高。要把评价与价值区分对待,自己的价值由自己决定,这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志。
③成熟的第三个条件,就是丢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怎样才能找到自我价值呢?首先,要理解我们不是为了别人而活着,我们也并非处于共同体的中心。其次,虽然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获得了别人的帮助,但同时也要想想自己是否能够为他人做些什么。当你身体力行,能为他人做些什么的时候,才会产生贡献感和成就感,才会第一次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才会摆脱自卑。最终,也将会得到他人的好评。
当你觉得自己对某人是有用的,是做出了贡献的,你就能拥有价值感。也就是说,要想感受到自己的价值,首先必须为他人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能够为他人做出贡献,即使得不到对方的认可,应该也能够确切地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能思考自己可以为他人做些什么,这就是自己变得成熟的第三个条件。也就是说,不可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之中。

(二)只要存在,就有价值
说到为他人做贡献,是否一定要做到些什么?
希望大家一定要牢记,所谓人的价值,所谓做贡献,绝不是仅凭才能和能力就可以衡量的。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都是以生产力来判断人的价值,我们生活在一个根据“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来衡量个人价值的社会。就算有的人有身体障碍,天生不能自由行动,不能为他人做贡献,那么这些人就没有价值了吗?当然不是。我希望大家能认识到,哪怕你为他人做出一点贡献,有一点献身精神,而不只是为了自己,也能让你感受到活着的喜悦。
(四)活在当下,放下过去与未来
今后的人生该如何度过呢? 当我们在思考今后的人生该怎么度过的时候,请把已经过去了的事情暂且放在一边。虽然到现在为止大家都有过种种经历,但是目前不要再为过去的事情而耿耿于怀了。
就个人而言,纠缠于过去是毫无益处的。人生很长,人们有时确实会心存各种遗憾,比如觉得以前学习要是更努力些就好了。但是,既然现在已经回不到过去了,就没有必要再把过去的事情作为问题了。另外,未来还没有到来,那么为将来的事情担忧也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有时候一想到明天的事情,心情就会低落。为什么不等明天来了再考虑呢? 人如果可以做到今天就只为今天而活,那就幸福了。但是,人往往一想到过去就会后悔,一想到未来就会不安。我认为,两头都不必理会,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是很重要的。这种想法有时候也会遭到反对。如果说我们真的去做这项实践会发生什么事情呢?那就是不能去设计人生的道路了。
很多年轻人认为人生道路是可以设计的。大家想象一下,你目前就是在强烈的聚光灯的照耀下。于是,你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只勉强可以看到脚底下。如果你活着只为做今天能做的事情,不去管明天将会怎样,等你有所察觉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活了很长时间了,这就是人生。
人的幸福,并不能由某件事情发生与否来决定。我觉得我们必须认识到,幸福是当下的感觉,是瞬间的感觉。因此,我特别想对年轻人说,现在不是今后人生的准备期,现在并不是彩排,现在就是你的真实人生。就像大家一路走来会经历大大小小的考试,如果每一天你都把该做的事情做了,等到了考试的那一天,即便你不知道自己是否能顺利通过,但只要你为了今天这一天尽自己的努力去做了,我想很多事情自然而然会发生变化。我们不要因回忆过去而后悔,也不要因考虑将来而担忧。顺其自然、日子一天天过下去就行。
从相遇到结婚主要是看你自己是否有决心。这么说你可能会感到吃惊,但正因为你下决心了,所以才会努力地去培养双方的关系。你最初可能对那人并没有什么印象,而现在关系发生了变化,他看上去也就不同了。相反,有时候相遇了,两人的关系也没有进一步的发展。这种情况,也是因为你自己决定了不跟这人进一步发展关系。总之,对方的条件,只不过是你促使自己下决心结婚或者不结婚的附加理由而已。我想,如果你是以自己在那个人面前是否可以保持平常心为基准去相亲的话,那么就会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男士了。因为当不想与某人继续保持来往的时候,就必须找一个理由将行为正当化。因此,尽管对方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你对他的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与原来完全不同了。
进入人际关系,就会产生某种摩擦,或被人嫌弃,或遭人背叛,受伤是不可避免的。
歌德说:“各种生活皆可以过,只要没有失去自我。只要自我还在,失去任何东西都不可惜。”
我不认为每个人都必须志存高远拼命工作。如果你的苦恼尚不清晰,那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线索。首先必须弄清楚自己究竟为何苦恼,问题出在哪里。人不是为了工作而活着,是为了活着而工作的。进而言之,是为了幸福地活着而工作。
紧张都是有目的的,就是你很想说要是不紧张,自己就可以好好做演讲了。因为如果自己演讲得不好,就可以归咎于紧张了。但是,也许你即使不紧张也做不好演讲。
很多人都认为在问题尚未解决的时候是得不到幸福的,但事情绝对不是这样。没有必要将幸福滞后。为什么呢?因为幸福不是过程而是存在。
坦率地说,你是害怕面对结果,而不进行挑战就没有结果了。你是觉得自己还是活在“我要是去挑战,或许会成功”的幻想中比较舒适。说得更明确一点,你觉得有困难更好,因为这样你就有了足够的理由不去挑战了。换句话说,你不是因为工作完成起来有困难而不去挑战的,而是为了不去挑战,你把它想象的很困难,你只是“想要去挑战”而已,并不是要“进行挑战”。
第五章在人际关系中展现自己的价值
阿德勒说:“所有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错综复杂。进入人际关系,就一定会经历受伤,或讨人嫌弃,或被人憎恨,或遭人背叛。但幸福很难仅仅依托于自己而存在,真正的幸福,是存在于人际关系中的。想要处理好人际关系也很简单:在关系中展示自己的价值,并且永远相信自己的价值。
《人生论笔记》中说过,幸福不只是内在的东西,还是“外在显现的东西”。
不是完不成某项工作我们就不幸福,希望大家无论何时何地、在何种状态中、在怎样的状况下,都能发现眼下的自己是幸福的。
如何向外展示自己,怎样才能展现自己的价值呢?三木清是这样说的:“要时常向外展现你的幸福,如开心、礼貌、热情、宽容,等等。”
幸福是外在表现的东西,三木清说过,“只是内在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之所以说一个人得不到幸福,是因为希望是他人给予的。所谓“活着的喜悦和幸福”是从人际关系中获得的,并不是指实际上与谁的关系,也不是必须进入特定的人际关系中去。只不过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把我们从绝望中挽救出来的是他人。我们说“活着的喜悦和幸福”是从人际关系中获得的,意思就是说希望都是他人给予的。既然希望是他人给予的,那么即使实际上并不是活在与某个人的关系中,我们也是活在与其他人的联系中。
无论何时,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要具备进入人际关系的勇气,必须认可自己是有价值的。因为意识不到自己有价值,就不能进入人际关系中。不过,是否反其道而行之的人更多呢?为了不进入人际关系,就不承认自己有价值。因为当他们认为自己这种人没啥了不起的时候,是用不着进入人际关系的。
我们再回到先前的话题,那就是要相信有给予自己希望的人存在。
当你感到自己以某种方式在为他人做贡献的时候,就能够认识到自己是有价值的。要得到这种感觉,做些什么才好呢?总之,现在你首先只能为他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但要获得贡献感,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行为。以生病的例子来说,虽然徘徊在生死边缘,但一定有人会因我这样活下来了而感到高兴的,我意识到自己活过来就是对他人的贡献。即使完不成什么事情,如果你能够意识到只要自己存在,只要自己活着,就是为他人做贡献,你就能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如果能感觉到自己有价值,那么就能进入人际关系中去,就能获得幸福。希望大家能这么想。

人怀念过去,都是在没有勇气改变现状的时候。——阿兰·德波顿的名言。
幸福与幸福感是不同的。何谓幸福,只有通过理性才能够阐明。
拥有健康的胃的人感觉不到胃的存在,若是如此,那么我们就幸福进行思考,

“何谓幸福”?
这样的问题,虽然不是简单地就能回答的,但我想本书或许可以提供一条进行思考的路径。
(一)首先要说的是,成功与幸福是截然不同的。那些被许多人作为自己人生目标的,不是幸福而是成功。为了追寻世俗的成功,很多人战战兢兢,害怕被否定,害怕被美好的未来拒绝。
三木清说过,相对幸福是“存在”而言,成功则是“过程”。为了成功,你必须要完成一些事情。相反,即使你没有完成任何事情,或者是失去了一些什么,也不代表就是不幸了。幸福是“个人独有的”,所以幸福的存在因人而异。成功了不一定就是幸福。即使你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功,这种“普遍认为”的幸福毫无意义,你若非实际幸福地“存在”,就没有意义。

(二)其次,我觉得把成功看作幸福的人,很多时候只是从自己的价值能做什么这种生产效率的角度来看问题,但人的价值是不能够用生产效率来衡量的。要运用自己拥有的才能为他人做贡献。但是必须知道,即使年纪大了,不能做很多事情了,自己的价值也不会降低的。

假设现在你觉得自己不幸福,那是因为你知道什么是幸福。正因为你明白什么是幸福,所以才知道现在自己不幸福。或者,更进一步说,你曾有过幸福的经验,又或者你现在其实很幸福,只是自己没有察觉到而已。
人生并非有苦有乐,我觉得还是把人生视作苦行,似乎更接近人生的真谛。人生虽苦,但有的人会正视现实,去思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的人既非乐天主义者,亦非悲观主义者,可以说是乐观主义者。如果面对如此艰苦的现实,也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生活下去,这就好了,可是我们一旦遇上极不合理的事情,就会感觉自己被成功排除在外了,马上就会觉得不幸福了,这也很正常。

(三)最后我想说的是,人只有在“当下”才能够获得幸福。
而是要问“现在”该做些什么。为什么呢?因为过去已经过去,未来也还没有到来。再严格一点来讲,与其说未来还没有到来,极端而言,那就是“没有”未来。回想已经消逝的过去不用后悔,展望未来无须不安。虽然我们要只为了今天这一天而活着,存在想象不到的困难,但在“当下”幸福地“存在”,你是可以做到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