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为了探究光合作用和光强度的关系,动脑设计并操作了一系列的小实验,请你和他一起分析.(1)夜晚,

李刚为了探究光合作用和光强度的关系,动脑设计并操作了一系列的小实验,请你和他一起分析.(1)夜晚,把团状水绵(或其他水草)放到盛有清水的烧杯中,静置一会儿.发现水绵沉在水底.第二天,将烧杯放在直射的阳光下,会发现有什么现象?(2)把水绵绑在玻璃棒上,放到盛有清水的烧杯中,阳光下照射,数一数每分钟冒出的气泡数.用白纸遮住光线,再计算每分钟释放的气泡数.两次计数的结果有何不同?为什么?(3)在环境受到污染而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情况下,人们经常感到心烦、胸闷.有些人为此开设了“氧吧”,以供人们来吸氧.你认为这可以解决环境中的碳一氧失衡问题吗?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议?

第1个回答  2014-08-24
(1)因为水绵细胞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所以将盛有水绵的烧杯放在直射的阳光下,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如果照射时间长时,水绵在水中上浮.
(2)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的强度越大,所以将盛有水绵的烧杯用白纸遮住光线比直接在阳光下照射,产生的气泡少,这是因为用白纸遮住后,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也降低,产生的氧气少.
(3)近年来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消耗了大量的化石燃料,它们燃烧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森林的严重破坏,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所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森林遭到破坏.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所以开设了“氧吧”,以供人们来吸氧是不能解决碳氧平衡的.
防止温室效应主要应该倡导人们的低碳生活,首先减少含碳燃料的使用,其次多种植花草树木.
故答案为:(1)有气泡产生.照射时间长时,水绵在水中上浮.
(2)第一次产生的气泡多,第二次少;这是因为用白纸遮住后,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也降低,产生的氧气少.
(3)不能;多栽种绿色植物,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