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三章读后感--归因理论及其课程设计的一点想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4
我们如何解释他人?人们将对他人做出解释视为自己的事情。对于正在形成自我概念关键期的高中生来说,如何、并且能够多确切的解释他人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迟到更多是因为天气原因还是因为他不守时?一个攻击自己同学的男孩是真的具有敌对性个性?考试成绩的进退是因为班级氛围吗?这些都关系到归因,它的因果关系是归于个人特质还是情境原因呢?

凯利的归因理论讲到三种因素:共同反应,区别性和一致性--会影响我们将某人的行为归结为是外因还是内因。每个人都要试着建立起自己的判断标准。就像:如果小明和其他同学一样批评小志(一致性),而小明没有被其他同学批评(较高的区别性),那么我们就可以做出外部归因(小志有一些问题)。但如果只有小明批评小志(较低的一致性),同时他又批评很多同学(较低的区别性),那么我们就可以做出内部归因(小明有一些问题)。

学生出现消极行为时,特质归因和情境归因会导致不同的反应。比如小明对同学很粗鲁,特质归因会说小明是一个不友好的人,导致的反应是我不喜欢这个人;情境归因可能是小明刚刚被误解并被训了一顿,此时的会是同情性的反应,即我能理解他。我们对他人消极行为的解释决定了我们对这种消极行为的感受。

那么如何在心理课堂上让学生学会归因理论,避免错误归因,尤其是避免对他人消极行为的错误解释带来消极感受呢?周三小组讨论后得出一个课程雏形:

导入:游戏导入,比如你画我猜的小组游戏,一部分人观察,一部分人参与。

学生分享:分观察者和行动者,让大家对结果进行归因。

情境练习:主人公归因错误的例子。

教师解惑:归因理论

完形:分享整堂课的感受。

作业:找成长中的一件事情来重新归因。

在课程实施中慢慢摸索与完善。

最近读得很慢,却让我有所动,哪怕是在书堆里打盹,欢乐和焦虑的交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