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展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治理行动有什么作用?求大神解答!!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0-16
网友jimiwater:立法增加违法者的违法成本。应该鼓励食品行业的产品创新,制定更高的国家标准,促进食品质量整体提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全面监管食品销售通道,监管食品原料和添加剂。

网友wangshijian:我认为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要有专一的部门从头至尾管理食品,将各部门的食品监管权力全部没收,有单一部门进行管理,并从经济上严格控制其收支情况,进行规费管理,所有收入上缴财政(不进行比例返还),进行刚性预算,其他收入一律以小金库算,并且执行一把手负责制。这样才可能根本改变食品企业的监管状态。

网友doris-3: 我只希望,作为食品人,大家多跟普通老百姓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让大家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对的。我从毕业工作以后一直在跟身边的人讲些基础的营养、安全知识,大家如果方便也请多讲讲吧,这样才能推进我们的食品行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网友haibei: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系统不能仅靠人们的道德、良心,要依靠一系列的制度和保障制度执行的程序,包括完善的奖惩细则,最重要的是有强有力的措施保障这个良好系统能长时间持续运行。

网友小开心果: "专项整治"在全国范围内执行起来难度很大,相比较而言,大、中城市整治起来可能效果会明显点。而小城市、乡镇和农村:劣质、假冒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者都以这些地方为主要渠道、重点销售市场;消费者由于水平能力有限,很难鉴别产品的质量和真假,执法部门又鞭长莫及。诸多原因造成了假冒伪劣商品(食品等)在这些区域泛滥、蔓延,危害着人民的健康。所以,专项整治是一项长远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配合,4个月只能起了提醒和开头的作用,需要长期坚持下去。光有“中国政府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是高度重视”是不够的,要落实下去,各地区都得认真贯彻和执行,这样才能保证在若干年后,我们每位消费者能享用到真正放心的食品。

网友小石头:行动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食品安全的要求制定之后,配套的行动方案必须健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行政部门还是企业,都没有足够的自觉去严格的执行国家的要求,这就要求,要想行动不折不扣的执行,必须健全行动监督机制。也就是说,要想规范企业,必须先从规范行业入手,要想规范行业,必须先从规范行业的监督部门入手,要想规范监督部门,必须从规范国家司法制度入手,最终形成制约链,从上而下,我想有这样的保障,就不用担心食品安全要求得不到执行。

网友穿心莲: 1 权责要明确。赋予其部门能够有效开展工作的权利,同时给与相应大的责任,对于机构上的,制度上的弊端,要尽快改革,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构。2 法律要健全。 健全法律法规,解决标准滞后,执法无依据,处罚无力度的局面,建立符合国情的法律和标准。标准的滞后问题,一些标准,企业自己,甚至我们基层的质量管理人员就感觉已经不符合国情,已经不适用,为什么没有及时地修订?专家们不知道?还是他们忙?是效率问题?还是责任问题? 3 队伍要过硬。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秉公执法,做好监管和扶持引导。对食品行业的监管要加大,要切实可行,要符合国情。要抵挡住中国传统的“人情网”“关系网”。当然,要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共进。4 违法高代价。增加假冒伪劣的违法成本,造10瓶致死、致残的假酒,比杀一个人的危害还要大。增大违法成本,让造假、制假者无处藏身,让其“倾家荡产”。国务院令的签署,对于制假者,是个重磅炸弹。5 国民高素质。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民的质量意识,维权意识,让低质量的产品没有市场,全民都关注了,全民都维权了,全民的辨别食品质量的能力都提高了,假冒伪劣也就成了“过街老鼠”。 6 经济高水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食品的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从而促进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产品质量。

网友chn100:管理就主要包括规则及其执行两个方面。国家、社会、企业和消费者都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中国制造、食品安全才能进入长期的良性循环。
国家(人大、政府、监管部门等)方面: 1、规则:(1)制定和完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大企业违规成本,使企业合法经营的成本远远小于侥幸违规的成本。503号《特别规定》就是最新努力之一,但还不够。(2)制定和完善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监管制度和监管体系,杜绝监管漏洞和监管扯皮现象。(3)建立和完善产品溯源制度。使每次违规处罚追到根源,落到实处。(4)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做到执法透明,信息公开,对企业在诚信方面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扶优汰劣。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使违规企业处处碰壁,难以生存。(5)建立和完善与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相关的其他规则,全面营造良好的法制、监管环境,促进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持续改进。 2、执行:(1)国家的执行主要体现在各监管部门严格执法上,要杜绝监管中的腐败现象和地方保护主义。(2)对以上规则要进行宣传教育,使得所有规则主体对规则了然于胸。(3)另外就是在规则执行中及时解答各规则主体(特别是企业)的疑难,对不合理、落后的规则及时进行修改完善,降低合法企业的营运成本。
社会方面:1、规则:社会的规则主要是通过国民教育、媒体等手段,配合国家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等规则,建立和营造全社会扶优汰劣的道德氛围,使违规企业走向破产,无法生存。 2、执行:社会的执行主要体现在制定规则中,并使这些社会规则深入人心。
企业方面:1、规则:企业应在国家和社会的规则下制定企业自己的规则(人、机、物、法、环、测的标准和要求),确保这些规则能生产出安全、合格的产品。 2、执行:(1)全面执行国家、社会和企业自己的规则,并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促进质量水平不断提升。(2)及时与国家、社会和消费者进行沟通,促使各层次的规则不断完善。
消费者方面:1、规则:消费者的规则主要在于透过国家和社会的信息,自觉抵制不合格的产品,并提高维权意识。 2、执行:通过自身的购买活动和维权活动,促进企业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16
食品就是良心。这个是官方的宣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