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逆温的成因是什么?

请详细解释一下,谢谢

在寒冷的冬天,当一股寒流袭击之后,风小天晴,气温缓升,这时人们会渐渐感到空气越耒越污浊,如果地面层空气湿度较大,则浓雾遮天蔽日,空气污染更加严重,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所有这些,多是由于大气结构出现“逆温”现象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每上升100米,温度降低0、6℃左右。即是说在数千米以下,总是低层大气温度高、密度小,高层大气温度低、密度大,显得“头重脚轻”。这种大气层结容易发生上下翻滚即“对流”运动,可将近地面层的污染物向高空乃至远方输散,从而使城市上空污染程度减轻。因而在通常情况下,城市上空为轻度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一地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从而导致大气层结“脚重头轻”,气家学家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它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罩在我们城乡上空,上下层空气减少了流动,近地面层大气污染物“无路可走”,只好原地不动,越积越多,空气污染势必加重。

导致“逆温”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对于我国冬季来说,主要是地面辐射冷却作用而导致近地面层气温迅速下降。当寒流袭击过后,地面受冷气团控制,天晴风小气温低,特别到了晚上,地面热量大量地向高空散发(辐射),使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而上层大气温度下降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所谓“逆温”“现象”。有时,白天日照不足,地面增温缓慢,还会使“逆温”长期维持,大气污染日趋加剧。

冬天里“逆温”现象时有发生,在“逆温”造成大雾茫茫或污染严重时,人们应减少晨练及室外活动时间,尽力避免“逆温”带来的危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6
太阳短波辐射能穿过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一部分被地球吸收,一部分被反射回太空去。地球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后,地球变暖,温度升高。它一方面以长波形式向大气辐射热量,一方面又以对流、传导方式把热量传送给大气。可见,大气的热量是地球供给的,而不是直接来自于太阳。所以,通常大气温度是下层高,上层低,即大气层温度是由下向上逐渐降低的。大气探测资料表明,在自由大气中,每垂直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就使得大气下层温度高,上层温度低,与此相应的,下层空气密度小而轻,上层空气密度大而重,形成“头重脚轻”的不稳定状态。这种不稳定状态易使空气上下对流交换,有利于大气底层水汽、污染物向太空扩散,不易雾的形成和污染物积聚。
但到了冬季,北半球太阳辐射大大地减弱,地表长波辐射大于吸收的太阳辐射,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地表温度就越来越低,尤其是晴朗无风的夜晚。在这种情况下,大气层温度结构就容易出现下层温度低、上层温度高的反常现象,即气象上所说的“逆温”现象。这就意味着大气层“头轻脚重”,稳定得很。逆温层就像个大锅盖盖在大气层上面,使低层的水汽和污染物无法向太空扩散出去,十分有利于雾的形成和污染物的积聚。这就是冬季为什么逆温现象多,而污染加重的原因。 随着烟雾的袭来,天气阴沉,太阳无光,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同时也便会闻到煤烟味和其它难闻的气味。身体抵抗能力较差的人,便会出现胸闷、咳嗽、喉痛、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这就是逆温现象。
第2个回答  2021-04-1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