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吴川近三十年的变化!

我想知道有关吴川这几十年来大概的变化,不要乱说,谢谢!

第1个回答  2013-10-21
 改革开放,唤来吴川满园春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吴川大地沐浴改革之风,浴开放之雨,欣欣向荣,生机勃勃,气象万千。吴川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后,全市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年均都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
  --工业初具规模。全市拥有各种所有制工业企业4070家,形成了以糖酒机械、化工产品、石化设备、家用电器、塑料制品、金属制品、日用陶瓷、烟花炮竹等为主的工业支柱行业。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生产以年增长24.8%的速度发展,120多种产品获国家、省和湛江市优质产品奖。高频焊螺旋翅片管和小曲率半径弯头获部优和国家金奖;"梅鹿液"酒获中国博览会金奖和世界科技发明铜奖;吸干剂填补了省内空白。
  --农村经济繁荣。农业生产突破了传统单一的经济旧框框,出现综合开发、多种经营的新格局。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全市建立了水果、北运菜、淡水养殖、对虾、禽畜等农业商品基地,农业逐步向"三高"农业方向迈进。
  --乡镇企业发达。乡镇企业形成了镇办、村办、联户办、个体办"四个轮子"一齐转特色,被广东省委誉为"吴川模式"加以推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声誉。乡镇企业发展迅速,1999年全市乡镇企业年产值100万以上的企业达270家,其中1000万元以上16家。组建企业集团7家,被评定为国家中型企业2家,获得省级和部级先进企业9家。1999年产值达到68.88亿元。非公有制企业总收入达63.8亿元,实现税利8000多万元,上缴税金占全市税收75%以上。形成了塑料鞋、糖酒机械、针棉织品、烟花炮竹、渔绳网具、废塑料加工等专业化生产基地和商品市场。涌现了吴川市林屋机械厂、华正生物装备集团公司等一批部级和省级先进企业。
  --建筑业上等级。我市有上资质等级企业17个(其中国家建筑一级企业3个、二级企业7个),创了一批样板工程,进入全省先进行列。粤西建筑公司以其较大的规模和实力进入全国500家大型企业行列。全市的建筑队伍遍布全国各地,部分已打进海外建筑市场,被誉为"建筑之乡"。
  --投资环境改善。我市在湛江五县(市)中率先实现交换程控化,邮电通讯事业实现了适度超前发展,逐步建成了以数字化、个人化、多媒体为通讯特征的现代通讯网络。到1999年为止,城乡电话普及率达8.1部/百人,建成电话村315条,移动电话普及率达2.3台/百人,居湛江市各县(市)前列,成为全国百强县(市)之一。同时,电力、供水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全市水电供应充裕。我市拥有各类等级公路750多公里,公路密度是全省平均密度的一倍多,乡村管区的通车率达90%。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面貌焕然一新。市区总体规划按海滨旅游城市格局进行了修编,城区面积由8.9平方公里扩大到36平方公里。兴办了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了一批商住小区。市区的创业大道、海港大道、紫荆大道、康乐大道等城市的骨架道路逐步建成;远东大酒店、金岛度假村已动工兴建。大富商业广场、建设大厦、供电大厦、税务大厦、邮电大厦等高楼大厦相继建成。兴建了粤西最大的市场--吴川中心市场等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和市政配套设施。全市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
  --社会全面进步。新建了市图书馆,筹建了市博物馆。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形成了有线、无线、微波传输等6位一体的广播电视宣传网。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曾被评为普及初等教育先进县、全国扫盲先进县、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先进集体。科技成果累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荣获各种科技成果奖298项。卫生工作有新进展,人民医院被省评为文明医院。吴川是游泳和足球之乡。兴建了体育中心,成功地承办了湛江市八运会开幕式,群众性体育活动非常活跃,连续二年获"广东体育贡献先进奖"。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文明单位、村、户不断涌现。我市还被省授予"双拥模范市"称号。
  万众欢腾庆新市,同心同德创新业。市委、市政府决心带领全市人民,谱写吴川腾飞的新篇章。我们将努力实施"以工业为主体,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业为龙头,以贸易为纽带"的经济发展战略,增创新优势,再上经济新台阶,早日把吴川建成美丽富庶的海滨旅游城市。
  地方网站
  吴川地方网站众多,为推广吴川,除政府外,当地人民群众也不遗余力,自己建立各种网站、论坛来向外界宣传自己的家乡,其中人气最好的是吴川脚爆爆论坛。吴川网为官方网站民间论坛吴川联合论坛,吴川镇盟论坛为代表。网站平台对吴川民风民情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是外界了解吴川最好最快捷的办法。
  吴川歌手
  在吴川,出生在本地的还有一班爱音乐份子,歌手,校园乐队等……。他们有自己的作品,其中大部份写着自己家乡—吴川 ,为家乡作出很大的贡献
  知名民间校园歌手有:阿才 妮我飞凡 杨康华 小子乐队 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21
吴川改革开放30年来只引进13家独资外来企业,现正常生产的只剩3家,少得可怜。”
吴川面临大海,三江汇聚,水陆交通便利,明清时期就是全省有名的商埠。
改革开放初期,吴川人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大胆创业,形成了“镇办、村办、个体办、联户办”企业的格局。1986年,吴川在全省乡镇企业会议上作了《千家万户办工业》的经验介绍,后被誉为“吴川模式”在全省推广,并与“温州模式”齐名。 当前,吴川民营经济发展十分活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76家。
但由于长期受自满思想,近利思想,单干思想,求稳思想,封闭思想束缚,吴川人引进来的企业特别少,独资外来企业更少。改革开放30年来,实际利用外资仅为8233.5万美元。
看不到差距是最大的差距,看不到危险是最大的危险。我们要正视差距,争当思想大解放的先锋,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和发展环境建设,致力打造‘服务高地’和‘安全宝地’;大力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吴川振兴发展。”
第3个回答  2013-10-21
改革开放30年来,吴川建筑队伍活跃于全国各地,创造了骄人业绩和财富,为吴川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吴川是闻名省内外的建筑之乡。自1985年开始,吴川建筑业以骄人业绩步入全省四强县先进行列。全市从事建筑业人数逾10万人,现有施工企业15个,其中一级企业3个,二级企业7个,300多支建筑队伍活跃于全国各地。30年来,承建省内外大小施工项目5000多项,完成施工产值300亿元以上,先后创省市级样板工程100多项,其中有获得鲁班奖工程,有部优奖工程,有金匠奖工程,有五羊杯奖工程,铸造了吴川建筑业在建筑市场竞争的绝对优势,被誉为粤西地区建筑明珠。
吴川建筑业已成为吴川经济的重要支柱。按照一个外出建筑工年均收入1.5万元计,每年可为农村增加收入超过15亿元。在日益发展的建筑经济推动下,吴川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修道路、盖学校、引水引电、植树绿化、农田建设以及各类公益事业建设如火如荼,农民新户鳞次栉比,多样化、时代化、中西合璧,风格各异,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构成了一幅壮观的建筑之乡大图画,一批国家、省市级文明村成为旅游观光景点。
相似回答